微信附近100块-200块约3小时,全国空降app下载安装,全国空降快餐联系方式

您当前位置 广东文明网首页 > 文明创建
梅江区西郊街道西区村聚焦“五大行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时间: 2025-01-20      来源: 梅江区文明办

  2024年以来,梅江区西郊街道西区村聚焦“城中典范、文韵西区”发展定位,围绕“百千万工程”工作要求,深入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奋力建设“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美丽乡村,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聚焦村庄清洁,乡村环境展新颜

  西区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大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创新实施“积分制”,构建“党组织推动、党员带动、群众主动、党群联动”格局,有效形成“环境提升人人参与,整治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广泛发动社会企业界人士,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三线”整治,持续推进生活污水治理,通过“门前三包”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农村生活环境治理水平,推动乡村环境增“颜”提“质”。

  2024年,全年累计开展行动128次,共1900多人次参与,清理农村环境黑点、死角累计约57处,清理垃圾约25吨,拆除村内违章建筑、乱搭乱建等107处,乡村人居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强化风貌管控,乡村农房穿新衣

  西区村大力推动农房风貌品质提升行动,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干部下沉一线,利用晚上、周末等时间到村民家串门,讲道理摆事实给群众普及拆除工作的好处。按照以点带面、示范先行的要求,动员169户群众,完成铁皮瓦整治2万多平方米。同时,根据“一户一策”原则对风貌管控制定改造方案,根据村民需求开展房屋外立面改造、“四小园”打造等,推动农房美化提升与村庄传统建筑风貌相协调,打造有文化底蕴、居民特色、人文风貌的特色乡村,把周到细致的工作态度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百米”。此外,为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服务保障,西区村还组建了一支党员志愿者先锋队,引导党员群众自觉参与农房风貌管控、“美丽庭院”创建,营造全民参与“百千万工程”建设的浓厚氛围。

  拓展文化空间,乡村文化添活力

  罗子角健身小公园所在地原来是一口水塘,为进一步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西区村将这口水塘改造为2000平方米的小公园,并配备了篮球场、健身器材等,大大满足了村民的休闲娱乐需求。同时,西区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组织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持续丰富公共文化内涵,营造有特色、有品位、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文化空间。

  2024年以来,共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趣味运动会、全民阅读活动、政策理论宣讲活动等26场,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唤起乡村文化新活力。

  推进文旅融合,乡村经济结硕果

  据不完全统计,西区村保存完好的有客家特色古民居47座,山川亭便是其中之一。山川亭占地2734平方米,是西区村的人文望族梁姓的祖居地。推动“百千万工程”以来,西区村就有意将山川亭修旧如旧,全面规划周边环境,开发新业态,充分盘活利用。

  如今,山川亭外立面及周边已经完成了整修,得以重拾昔日亮丽的颜值。同时还成立“强村公司”——梅州市梅江区文韵典范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推动市场化运作,增强村集体经济“自我造血”功能,更好地实现古民居活化利用,让山川亭这样的民居融合餐饮、民宿等业态,焕发生机。

  深化移风易俗,乡村文明沐新风

  西区村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深化治理行动,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推动文明乡风建设。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的作用,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宣讲活动,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的规章制度,持续推广“积分制”“评比制”等乡村治理先进经验。引导村民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等文明乡风的建设,激发群众移风易俗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移风易俗观念深入人心。

  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需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下来,西郊街道将继续把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作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努力建设“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美丽乡村,奋力描绘高质量发展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