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这些内容,既与江门落实“百千万工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探索实践息息相关,也指引着江门继续久久为功练就“平衡力”。
近年来,江门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千亿GDP强县梯队加快形成,新会突破千亿GDP大关,全市60%以上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过去四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速7.8%、全省第3,成为全省5个产量“破百”的产粮大市之一;陈皮、鳗鱼等六大特色优势农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800亿元,“江门优品”市县镇三级行政区品牌矩阵全面形成。
江门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坚持规划引领、产业优先,深入实施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美丽圩镇建设、富民兴村等“六大行动”,一体推进兴业强县富民,推动“百千万工程”向纵深推进、加快突破、初见成效。2025年江门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坚持规划引领、产业优先,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江门深入实施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美丽圩镇建设、富民兴村等“六大行动”,一体推进兴业强县富民。图为鹤山市鹤城镇五星村。江门日报记者 郭永乐 摄
侨乡大地上,县强、镇优、村美、民增收的崭新面貌加速形成,描绘着兴业强县富民好“丰”景。
壮大县域综合经济实力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重点之一,强调要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
江门深知县域经济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力提速“百千万工程”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在广东?。ń牛┕枘茉床祷兀夥菲笠德』棠苁灼谕蹲?5亿元、去年8月完成首线投产的单晶组件项目车间充满活力?!霸诮诺闹С窒?,我们从签约到投产仅历时20个月,共同打造隆基绿能规格最高、技术最新的制造示范基地,今年将大规模生产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最新组件产品HIMO X10?!甭』棠芸萍脊煞萦邢薰竟彩挛窕锨涸鹑苏猿怠?/p>
鹤山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冯铭军 摄
由点及面,广东省(江门)硅能源产业基地还聚集了联塑班皓、晶镁光伏、信义玻璃等龙头企业,短短两三年便迅速集聚发展成为鹤山一大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助力鹤山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初步走出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我市加快建设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的大型产业集聚区、大湾区唯一省重点支持的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差异化发展新能源电池、珠西新材料等11个特色产业园,打造一批“万亩千亿”园区,省级特色产业园总数全省第2,立足做强产业、做优平台不断壮大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形成你追我赶的千亿GDP强县梯队。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市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台山入选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台开鹤恩4市城镇化率均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
台山市高品质新居住示范区(以下简称“台山高品区”)自实施“百千万工程”初启动建设,在短短的两年里实现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片区升级转型。特别是,以台山高铁站为界,北边是欣欣向荣的台山工业新城,南边是焕然一新的台山高品区,中间由陈宜禧路相连贯通,产城融合发展有效支撑台山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方面,日益兴旺的产业为台山高品区带来人流、客流;另一方面,日渐宜居的台山高品区为产业园区提供重要配套和生活供给,互相促进发展。
台山市高品区环境宜人。黄文波 摄
江门本土房企博富打造的“超级4.0社区”博富·福美城项目是台山高品区首批“三旧”改造项目,成功入选省城市建设领域可复制推广典型案例。博富控股总裁黎驹介绍,2024年博富·福美城项目销量排名江门前列,华侨客户占比近半,老百姓以实际行动“投票”台山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
为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我市于去年3月成立全省首个地市“三师”(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队伍,累计吸引了来自省、市、县(市、区)的20个技术团队和68位专家加入,在城乡融合发展、农房风貌提升、绿色低碳建设等方面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和扶持,助力我市城镇化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让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
农民增收入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放眼侨乡大地,农业新质生产力在田间“翻腾”的例子并不罕见。记者在近日举行的2025年江门市春耕现场会暨支农服务下乡活动中看到,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在稻田中依照设定好的轨迹自动转弯,快速完成机插任务;多台大型植保无人机一键起飞,让春耕进入“飞行模式”……
“近年来,我市推动智能育秧生产线、节能烘干、基于北斗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农机装备的应用,不断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已达191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4%。
广东供销天禾台山育秧中心是江门首家智能化育秧工厂,配有全套先进的育秧生产线,控温控湿系统、植物补光灯和水肥自动管理系统。江门日报记者 毕松杰 摄
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被政府工作报告列入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首要位置。过去一年,我市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智慧动力”下,粮食产量首破100万吨,成为全省5个产量“破百”的产粮大市之一,为端牢“中国饭碗”持续贡献江门力量。
同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强调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江门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上也取得成效:新会陈皮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榜首,全产业链总产值达261亿元;台山鳗鱼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活鳗出口量占全国六成以上;开平马冈鹅乘着全国首个镇域行政区品牌“马冈优品”东风快速发展,马冈鹅预制菜产业园加快建设……过去四年,我市陈皮、鳗鱼等六大特色优势农业全产业链翻番、总产值突破800亿元,“江门优品”市县镇三级行政区品牌矩阵全面形成,具备江门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台山市鳗鱼产业园构建了饲料生产、鳗鱼养殖、烤鳗加工和鳗鱼出口“一条龙”式的鳗鱼产业链。江门日报摄影记者 周华东 摄
同时,江门深入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项改革省级试点,坚持把抓典型村培育建设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有效整合集体资产资源,探索资源型、土地型、产业型、文旅型、“飞地”型等实践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薄弱村100%“摘帽”,6成以上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4%、位居珠三角第2。
跳转链接:中国文明网
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