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是一座“一城连三地,海陆通五洲”的现代化都市;珠海,也是一幅“百岛之城缀碧波,美丽乡村处处景”的诗意画卷。当前,珠海市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委关于“百千万工程”的部署要求,以农文旅的深度融合为强大引擎,奋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全面实施与城乡区域的协同发展,共同绘制新时代城乡繁荣的崭新图景。
在这里,海岛风光与田园牧歌交相辉映,传统村落与现代文明和谐共生,共同书写着令人心驰神往的“桃花源记”。
万山岛。珠海传媒集团 李建束/摄
向“洋”而生 乡村振兴中的深蓝元素
晨曦初破,海浪轻拍着岸边,发出宁静又悠长的旋律;漫步小径,可以看见盛开的鹤道花海,散发出阵阵芳香;走进村落,石头屋民宿古朴而雅致,三灶农家土菜的香气扑鼻而来……这样具有“松弛感”的景色,就位于金湾区的木头冲村内。
木头冲村。图片来源:三灶镇
近年来,木头冲村坚持“政府搭台、村社唱戏、企业帮扶、村民受益”的发展思路,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路径。据了解,木头冲村注重整体规划,将沙滩、农田、花海等自然生态禀赋与民宿、农家土菜、非遗文化等村民生活场景相融合,打造了一个“推窗见绿、开门入园、四季有花、处处是景”的“微度假”乡村。据统计,2024年1—9月,木头冲村客流量从15万人次增长至约75万人次,预计全年客流量将超100万人次,比去年增长400%。
在规划先行的基础上,木头冲村构建了“三方联动”共建发展新机制,由政府引导国企、民企、村企三方协同联动。这种机制有效激发了各方活力,推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增长。据统计,2024年木头冲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同比增长57.75%,达140万元,村民私人物业出租、各类业态营收、农业总产值总计可超1700万元。
木头冲村特色民宿。珠海传媒集团 钟凡/摄
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木头冲村的美景与故事,亦需巧手编织的篇章,方能吸引大家的目光。因此,注重集聚带动效应,打造市场化文旅运营新样板,也是木头冲村发展的关键一环。
通过遴选实力团队主导开发,强化品牌引领和运营前置,成功打造了“海岛日记”沙滩休闲营地、“Onlyone海岛”民宿等多个爆款文旅品牌。这些品牌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促进了周边消费的增长,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据统计,木头冲沙滩休闲营地自今年6月1日营业以来,月均营业额约50万元,日均人流量约5000人,促进周边消费超200万元/月。
Onlyone海岛日记。图片来源:珠海金湾
浪起、鸥鸣、帆扬,日落……与深蓝为邻,人们的身心得到舒展,仿佛回到了生命最初的地方。作为珠海发展海洋经济的主战场,万山区在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推动渔业发展的同时,不断丰富旅游业态,传播海岛文化,打造各类赛事活动,并持续优化文旅配套设施,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海岛风情。
据统计,目前万山区共有酒店、民宿及旅馆172家,客房数达到3333间,占全市已登记备案数的近五成。此外,2024年1至10月,万山海岛累计接待上岛游客超1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8亿元。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万山区“渔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
万山镇。图片来源:珠海万山
返璞归真 遥远乡音中的村镇焕新
斗门区作为全市“百千万工程”主战场,深度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坚持规划先行,加强顶层设计,发布了“黄杨宋莲”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该规划依托示范带内的3个省级、1个市级农业产业园,围绕农旅融合、文旅融合两条主线,精心布局,形成了以岭南大地、十里莲江等为代表的休闲农业产业集群,以御温泉、斗门旧街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沿着青石板路一路前行,仿佛回到了明清时期的岭南,浓厚的历史韵味和宁静幽远的氛围氤氲起伏,包裹着来到“斗门印象小镇”的每一位游客。据了解,“斗门印象小镇”位于斗门区下洲村内,该村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保留建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统一对古村建筑群进行了定制化改造,融入了斗门文化元素和传统岭南风格,从而成功打造了具有浓厚乡风乡韵的“斗门印象小镇”。
斗门印象小镇。珠海传媒集团 梁冠贤/摄
据了解,“斗门印象小镇”不仅实现了传统建筑的传承保护,还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小镇内设有皮影戏、扎染、陶艺等非遗文化体验项目,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同时,“斗门印象小镇”汇聚了斗门地区的特色美食,如斗门锅边糍、斗门海鲈、斗门叉烧、萝卜糕、芋头糕、炸糯米鸡等,游客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能真切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
自2023年新年正式营业以来,“斗门印象小镇”已累计吸引游客超25万人次,营业收入近300万,不仅为50多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更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斗门印象小镇。珠海传媒集团 梁冠贤/摄
香洲区南屏镇的北山村,是一座拥有78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走进北山村,我们可以看到古朴与现代并存,传统与创新交融。这得益于北山村“文—旅—城—人—产”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推动了历史文化建筑与现代商业的互促共进。
通过对历史建筑进行?;ば钥?,北山村打造了一系列古建活化样板案例,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同时,引入了一批有想法、有情怀的主理人,定制孵化“一店一品”,成功打造了多个文旅新产品和文化新业态,延伸出“文化+”产业链条,多元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不仅促进了商圈经济的良性发展,还实现了村民收入和村集体收益的节节攀升。
北山村。珠海传媒集团 赵梓/摄
乡村闲适,古镇也有着别样的韵味。高新区的唐家古镇通过修缮?;す沤ㄖ⒖姑裆纳乒こ?、打造文旅新IP等举措重新焕发生机。在这里,市民游客们可以走进唐家湾乡思馆、唐涤生大剧院、珠海留学文化馆等地忆古思今,品尝“唐家餸”“唐家湾泥煨鸡”等特色餐饮,也可以参加“大唐妙会﹒国庆嘉年华”“粤韵潮音·情满唐家”等精彩国潮活动。往日的古朴小镇,早已蜕变成市民游客出行时的“必打卡点”之一。
唐家古镇山房路。图片来源:珠海高新区
据了解,唐家古镇2023年相继入选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全国第十一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唐家湾乡思馆。珠海传媒集团 吴长赋/摄
成果喜人 农文旅发展未来可期
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珠海市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文旅融合项目成为新的增长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据统计,2024年1—9月,珠海市接待乡村旅游游客超过600万人次,同比增长56%;实现乡村旅游收入超过10亿元,同比增长40%。
农文旅融合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18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城镇居民高1.9个百分点。
木头冲村。珠海传媒集团 张洲/摄
“我们将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具有珠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珠海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珠海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珠海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珠海市农文旅融合发展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珠海乡村将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的典范。